右侧四川健康管理师如何报名

健康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辅导:霉菌与真菌污染

发表时间:2020-03-26 03:48:2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3、霉菌与真菌病毒素污染及其预防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有些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在发酵酿造工业和抗菌素医药制造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些真菌污染食品后能迅速繁殖,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甚至有些真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素,使人和畜中毒。真菌毒素与细菌毒素不同,它不是复杂的蛋白质分子,不会产生抗体。它的形成受菌粒、菌株、环境、气候、生态学等因素的影响,在0℃以下和30℃以上多数真菌产毒能力减弱或消失。因此,造成真菌毒素人畜中毒常有地区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目前已知真菌毒素大约为200种,一般按其产生毒素的主要真菌名称来命名,比较重要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展青毒素、黄绿青毒素以及黄边米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尤其重要。

  (1)黄曲霉素(aflatoxin,AF)

  1)黄曲霉素的化学结构和特性

  2)易污染食品

  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土壤、粮食、油料作物、种子均可见到。我国26个省市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普查发现,受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的地区是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的广大高温高湿地区,北方各省污染较轻。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严重,大米、小麦、面粉较轻,豆类一般很少受污染。其他食品如白薯干、甜薯、胡桃、杏仁等也有报道曾受到污染。

QQ截图20200409163926.png

  3)危害

  ①急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对鱼、鸡、鸭、大鼠、豚鼠、兔、猫、狗、猪、牛、猴及人均有强烈毒性。黄曲霉毒素属于肝脏毒。除抑制肝细胞DNA、RNA的合成外,也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一次口服中毒剂量后,2~3天可出现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增生、肝脂肪浸润及肝出血等急性病变。人体组织的体外试验证实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组织有毒性。黄曲霉毒素引起人类急性中毒,在印度、台湾都发生过。中毒患者都食用过霉变的玉米。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且有呕吐、厌食和发热,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肿大及肝硬化,解剖时发现肝脏有广泛肝胆管增生及胆汁淤积。这是人类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典型事件。

  ②慢性中毒:长期少量持续摄人可引起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动物生长障碍,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表现为肝功能改变。肝脏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肝实质细胞坏死、变性、胆管上皮增生、肝纤维细胞增生、形成再生结节,甚至肝硬化等慢性损伤等。

  ③致癌性:在猴、大鼠、鱼类及家禽等多种动物诱发实验性肝癌。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是目前公认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黄曲霉毒素不仅可诱发动物肝癌,对其他部位也可致肿瘤,如胃腺瘤、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肿瘤。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是否有致癌性,虽然目前尚不能肯定。但从亚非国家及我国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人群膳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程度与居民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提示黄曲霉毒素有可能与人的肝癌发病有关。

  4)预防要点。主要是防霉、去毒、经常性食品卫生监测,并以防霉为主。

  ①防霉:食品中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湿度、温度和氧气,尤以湿度最为重要。所以控制粮食中的水分是防霉的关键。粮食入仓之后应注意通风,保持粮库内干燥。采用除氧充氮的方法对防霉也有较好的效果。

  ②去毒:粮食污染黄曲霉毒素后,可采用下列方法去毒:挑出霉粒:对花生、玉米去毒效果较好;研磨加工:发霉的大米加工成精米,可降低毒素含量;加水反复搓洗、或用高压锅煮饭;加碱破坏:适用于含黄曲霉毒素较高的植物油;吸附去毒:在含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经搅拌、静置,毒素可被吸附而去除。

  ③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允许量标准。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要求和规定,加强食品卫生监测,限制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是控制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措施。

  (2)展青霉索

  是一种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如扩展青霉、荨麻青霉、细小青霉、棒曲霉、土曲霉和巨大曲霉以及丝衣霉等。展青霉素可存在于霉变的面包、香肠、水果、苹果汁、苹果酒和其他产品中。展青霉素预防的首要措施仍然是防霉,并制定食品限量标准。国外对多数食品制定的展青霉素限量标准为50μg/kg。我国现有的限量标准是原料果汁和果酱为100μg/kg,果汁、果酱、果酒、罐头及果脯为50μg/kg,对此标准尚需进一步修订。

 

  

版权所有:四川健康管理师报名网-报名平台     网站申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0 (www.taifuxin.com)  All Rights 蜀ICP备11010483号-4